郑州:有合法稳定就业或住所(含租赁)即可落户
时间:2023-03-30 18:05:45来源:大河报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确定的重要内容。

2022年6月27日,中共郑州市委办公厅、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郑州市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计划方案》,提出“进一步放宽郑州中心城区落户条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在我市中心城区居住、就业、学的人员,可自愿申请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户口迁入”。

在郑州市2019年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郑州市公安局起草了《郑州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据介绍,郑州市公安局在郑州市2017年和2019年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起草了《意见》,并进行数次修改,形成《意见》。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该《意见》对户口迁移政策调整内容,按照“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放宽中心城区落户条件。

同时,改革完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从实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信息管理制度、完善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三个方面,做好户籍管理基础工作,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实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信息管理制度

该《意见》从实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信息管理制度、完善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三个方面,做好户籍管理基础工作,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符合户口迁入条件,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应当将户口迁至合法稳定住所处落户;

没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应当按照下列顺序办理落户:①就业单位集体户;②经户主同意的居民家庭户;③社区集体户。

公安派出所应当以乡镇、街道或者社区、村(居)委会为单位设立社区集体户口,为符合落户条件,但在当地没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没有直系亲属投靠、就业单位无集体户口(含就业地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的人员提供落户地址。

完善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符合条件的居民可在城乡之间迁移

《意见》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符合迁移条件的居民可以在城乡之间迁移。凡在农村拥有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投靠农村籍父母、子女、配偶生活的居民,实际居住在农村,可将户口迁入农村。在拆迁改造、村民产权登记、土地确权等特殊时期,应根据当地政府相关规定办理入户。

在郑州市返乡就业创业的城镇人员,可根据本人意愿在原籍或就业创业地落户。包括在乡村企业就业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在乡村依法投资经商或兴办实业以及依法取得农村土地经营权并依法经营的城镇人员。

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2021年1月,郑州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对部分户籍审批项目开始实行“告知承诺制”,这也是郑州市当时唯一试行该举措的公安分局。

市民办理户籍业务时,可通过书面承诺已经符合告知的相关要求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公安机关依据其提供的证明材料及书面告知承诺书,先行办理或受理相关户籍审批项目,缩短办理时限。

此次公开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到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对外地市户籍人员符合郑州市落户条件,申请办理迁移户口业务过程中,能够通过数据共享、电子证照调用等方式实现对政府部门核发的居住证、租赁房屋合同、缴纳社会保险金证明、学历证书等证件(明)材料予以确认的,由申请人现场签署《户籍管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可不再提供以上证明材料。政府公共数据共享平台无法提取的,申请人仍需提交纸质材料。

对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落户方式,不需提供证明材料,由申请人现场签署《户籍管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公安机关可免予核查。

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注意到,该《意见》进一步调整了户口迁移政策,户口迁移适用范围包含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及郑州都市圈户口通迁城市。

凡在郑州市中心城区具有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不受社保缴费年限和居住年限的限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可以在郑州市申请登记城镇居民户口。

同时,该《意见》继续落实直系亲属投靠入户政策。申请人在郑州市中心城区有常住户口,经户主同意,可申请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户口迁入。

继续落实人才引进入户政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入户,往届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入户,应届中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入户,留学归国人员入户,准予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户口迁入。

继续落实购房入户政策。在郑州市中心城区购买住房的人员,可申请房主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户口迁入。

继续落实工作调动入户政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入郑州市中心城区工作的,可申请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户口迁入。

继续落实投资纳税入户政策。在郑州市中心城区投资、经商、办企业的外地公民,连续经营3年以上,每年纳税金额达到3万元以上的,或一年纳税达到10万元以上的,可申请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户口迁入;外商投资企业按其实际投入外资额,每10万美元可迁入1名管理生产骨干。

继续落实迁入城镇的农村籍退伍转业军人入户政策。参军前户口在农村的退伍转业军人,可根据本人意愿申请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户口迁入。

继续落实成建制迁移人员入户政策。外地企业成建制迁入郑州市的职工,经市政府批准,准予迁入。

继续落实高校招生入户政策。户口住址在省市外学生被郑州市高校录取后,可将户口迁至高校所在地学校集体户口。

继续落实县(市)、上街区落户中心城区与市外迁入中心城区一致的入户政策。县(市)、上街区户籍人口迁入郑州中心城区的,须符合外市户籍人员迁入中心城区的落户条件。

县(市)、上街区参照中心城区的户口迁移政策,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标签:

生活指南
  • 2022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6.7万名 河南8400名

    教育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2022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67000名

  • 未来一周河南气温将居高不下 部分县市直冲42℃

    热!成为最近一周河南人的口头禅。6月16日,省气象台预报显示,未来一周河南气温将居高不下,北中部部分县市直冲42℃。本轮高温天气具有发

  • 河南出台22条意见 深化公证体制机制改革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公证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公证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22〕51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

  • 中原科技城优秀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出台

    中原科技城优秀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出台引入市场薪酬评价机制 鼓励人才积极创新创业激励创新,引领发展。市政府近日印发《中原科技城优秀

  • 以综合治理新成效 汇聚网络空间正能量

    6月15日,全省基层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现场会在开封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战营出席并讲话。王战营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 万人助万企|前5个月河南省新增包联企业3.9万家

  • 郑渝高铁、济郑高铁濮郑段6月20日开通运营

    6月15日,记者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6月20日零时起,郑州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届时,京广高铁京武段将常态化按时速350

  • 楼阳生拜会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

    6月14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在郑州拜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一行。张军对河南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检察工作给予赞赏,对河南经

  • 绿色低碳 节能先行 2022年河南省节能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

    践行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加快建设美丽河南。6月13日,2022年河南省节能宣传月云启动仪式举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大

  • 今年前五个月河南全省外贸总值同比增长7.1%

    6月14日,郑州海关发布消息,今年前5个月,河南外贸进出口总值为3322 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长7 1%。其中,出口2042亿元,增长5

  • 楼阳生:做强“空中丝路” 做大枢纽经济

    6月14日,省委书记楼阳生为河南民航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揭牌。 记者 董亮 蔡迅翔 摄6月14日,河南民航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暨航空

  • 河南:十二条土地新政策助力稳经济促增长

    记者从6月14日召开的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服务保障稳经济保增长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经省政府同意,省自然资源厅出台12条稳经济促增长规划用地

  • 河南最新物流行业纾困措施来了 多税种减半征收

    为给河南省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货运保障工作再上一道保险栓,6月14日,河南省公布了《支持物流行业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下文简称《措施

  • 10点开抢,郑州第二波500万电商消费券来了

    自6月10日我市首批电商消费券发放以来,受到广大市民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领取率与核销率频创新高,消费热情高涨。深感京东上抢不到?别着

  • 新增17个行业可缓缴社保费!河南扩大助企纾困政策实施范围

    记者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

  • 提高提取额度 优化贷款流程 河南加大住房公积金助企纾困力度

    6月10日,记者从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该厅近日印发《关于明确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

  • 民生
    • 河南“五星”支部创建省级示范培训班7月4日开班

    • 河南:密织养老防骗网 守得夕阳无限好

    • 2022年6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这些重要政策

    • 今年河南招聘特岗教师1.68万!招聘条件、岗位设置公布